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论文 >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0年09月19日 19:51:11 来源:临泉县汇英中学 访问量:233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姓名:韩继萍  性别:女  职称:无  学历:大专  单位:城关镇汇英中学 

通讯地址:安徽省临泉县城关镇汇英中学  电话:139****5947 

电子邮箱:627836****@qq.com  邮编:236400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创新教学观念 课堂设计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不能停止创新。国家的发展主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而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要求我们做到:教师内在素质要创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创新;教师的课堂设计要创新。我们只有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创新,顾名思义,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思维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和发散性。批判性就是不盲目从众,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拒绝复制型思维。创造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思考,就是批判。思维的发散性,就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不能停止创新。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不断进步,得益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众所周之,国家的发展主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所以,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从事教育事业的广大工作者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任务。而创新教学正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教师内在素质要创新。无论是从教师劳动本身的内涵来讲,还是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变化来讲,教师都需要在自己的内在素质上不断创新。(1)创新能力强。教师往往是学生的榜样,其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学生,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创新能力,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尽快实现由“传承型”向“智能创新型”转变。(2)扎实的知识储备。这里的知识储备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丰富的、超越学科范围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是扎实的学科知识;三是相关的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智慧、与教育教学方面的能力和经验。这些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前提条件和取得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3)良好的语言修养和板书设计能力。语言上除了基本的要求普通话之外,还要求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这样才能使学生能领会语言所要传达的意旨。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们不应拘泥于教材的纲目,强调以图表化、要点化、线索化等方式予以体现,直观反映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创新。(4)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科技的现代信息技术已走入校园为现代教育服务,教师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势,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特有的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再加上教师适时的讲解,能充分借助视听优势,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求,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创新。教学观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根本看法,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当今时代的变化必然牵动着教学观念的变革。(1)从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看到,教师并不是支配教学活动的绝对权威,学生虽然是受教育的对象,但却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当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相信、肯定、鼓励、赏识学生。人人都参与,能提出问题,能解决问题,能修正补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平等融洽。(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传统教学重视知识传授却忽视人的能力培养,但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加快,使重知识传授的观念受到了严峻挑战,而且学生成长的多方面需求决定了现代教育必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教学中我们要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培养掌握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3)由重结果到重过程的转变。我们一直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结果却是学生的片面发展,问题就在于忽视教学过程上。重结果轻过程必然让我们走到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去。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学生怎样解决问题等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以及道德体验。(4)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知识经济时代,重复性的劳动逐步为机器所替代,人的劳动的创造性成分日渐增加。人生的意义就就不仅仅体现在一般性劳动上,而是体现在创造性劳动上。教育教学的重要功能就是创造文化,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掌握知识经验,形成创造文化和创新生活的能力。重视学生、重视能力、重视过程,都是重视创新的体现。

第三、教师的课堂设计要创新。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还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课堂设计的创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1)优化导语设计,引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作为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来尽快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从而使导语成为一堂课的成功的铺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只有感兴趣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去观察它、思考它、探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较,综合出新的成果。(2)、课堂设计要灵活多样,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提倡合作。“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运用有效载体,通过谈话、情境体验、小组讨论等,体现教学方法的层次多样性和形式灵活性。教师既要熟练掌握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更要根据学科特点,实施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层发展的学习策略。无论那种教学方法都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注重过程教学,发展学生潜能。在课堂教学的每个基本步骤中应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自己讨论。设计要面向全体,提倡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能促进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的形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合作学习中要树立课堂教学交流观。(3)、要精选教铺资料,活用教具。教辅资料并不是多多益善,而应将其作为开拓思路的工具,依据教材内容灵活选择、科学渗透,重在消化吸收,贵在灵活创新。引入教学资料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和教改方向。对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有积极作用。避免陈腐、消极、过时、无用的内容重复再现。根据资料,科学选择教具。要使一堂课鲜活起来,教师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备课中挖掘和发挥不同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的协助与互补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变革。为教学改革和学生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空间。(4)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创新意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创新的意识只有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因此,我们在上课的环节上努力营造平等、民主、融洽、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自己去主动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合作探究,总结规律,寻求解决办法。用发散思维的方式施教,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利用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加以重新整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设,获得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成人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总是习惯性的按常规去考虑解决办法,有时会使问题解决出现困难。所以,从小培养发散思维可以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限制,大胆的想象和构思,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必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5)创设课堂情景,必要时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学习。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幻灯片、录音机、影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学习,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情商和智商都得到发展。实践证明,创设一定的情境,不仅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而且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把公园、田野、村庄作为学习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感受生活的的美。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脱离了生活,教学就失去创造的活力。让教育走进学生生活,变生活为学习的大课堂,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小结,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更需要创新。我们只有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通过创新性的教学,启发学生的 学习兴、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书目】

[1]宋景堂,《试教通讯·新理念、新形式、新教法》,2003年第54

[2]于述胜、李兴洲、倪烈宗、李涛,《中国教育三十年》,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3]
高万祥,《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编辑:刘建康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临泉县新汇英学校 特此声明。